卫三畏

作品数:65被引量:98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顾钧方环海李同法李彬仇华飞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黑龙江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福建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海外著名汉学家评传丛书》(10卷)
《外国语言文学》2024年第2期119-119,共1页
作者:葛桂录(丛书主编)、岳峰、顾钧等著出版社: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时间:2023年12月本套丛书属于“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获得国家出版基金资助,为学界首套海外汉学家评传书系。选择10位著名汉学家作学术评传,包括英国汉学...
关键词:国家出版基金 图书出版 瓦格纳 著名汉学家 卫三畏 丁韪良 鲁道夫 德国汉学家 
晚清传教士译介玄天上帝
《宗教学研究》2024年第2期180-186,共7页姚达兑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中国古代神怪小说的近代英译和域外影响研究”(17CZW036)阶段性成果。
1849年卫三畏在《中国丛报》上发表了其翻译的、来自于《搜神大全》的故事《玄天上帝》。卫氏除翻译原文外,还添加了不少注释,同时多次引证麦都思的论文,还引用了宁波、厦门等通商口岸活动的西方人在当地的观察记录,以作进一步的阐释。...
关键词:《中国丛报》 玄天上帝 卫三畏 麦都思 《搜神大全》 
商務印書馆最新推出《近代汉语官话方言域外文献集成》
《对外汉语研究》2023年第2期F0004-F0004,共1页
《近代汉语官话方言域外文献集成》共56卷,辑录了60种西方人编著的官话文献,包括课本、字典和语法书。文献涵盖的时代从1814年到1937年。辑录依据主要是文献本身的学术价值、稀有性和代表性,课本如鲍康宁《英华合璧》、戴遂良《汉语入...
关键词:近代汉语 官话方言 《汉英韵府》 翟理斯 口语语法 汉语官话 《华英字典》 卫三畏 
《近代汉语官话方言域外文献集成》出版
《方言》2023年第2期F0004-F0004,共1页
《近代汉语官话方言域外文献集成》由南开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郭利霞教授编著,2023年1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该书共56卷,辑录了1814年到1937年之间、60种西方人编著的官话方言文献,包括课本如鲍康宁《英华合璧》、戴遂良《汉语人门》、闵...
关键词:官话方言 近代汉语 《汉英韵府》 翟理斯 口语语法 《华英字典》 汉语言文化 卫三畏 
英美新教传教士《梦溪笔谈》科学条目英译考释
《自然辩证法通讯》2023年第5期89-95,共7页王烟朦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中国古代科技典籍英译文献搜集、整理与研究(1736-1953)”(项目编号:22FTQB007)。
本文钩沉19世纪的英美新教传教士伟烈亚力和卫三畏,将《梦溪笔谈》中的科学条目首译到英语世界。二人的中文版本之择看似随意,实则经过筛选和进行了一定的学术考究。受主观宗教身份和学识以及客观时代所影响,英译文的通俗性明显,体现在...
关键词:科技典籍英译史 《梦溪笔谈》 伟烈亚力 卫三畏 
绛帐遥相设——美国汉学教席的设立及戈鲲化、卫三畏的交往被引量:1
《汉籍与汉学》2021年第2期48-53,共6页鲍晓婉 
1784年,美国商船抵达中国,拉开了中美贸易和交流的序幕。此后,商人、海员、传教士、外交官梯航东来,他们将自己耳闻目睹的中国讯息带回美国,其中一些人甚至著书立说,永久地记录下他们对中国历史、语言、文化、风俗、世情的见解。这些闻...
关键词:卫三畏 戈鲲化 汉学 《华质英文》 
美国早期汉学中的朱子印象——以卫三畏《中国总论》为例
《朱子学研究》2021年第2期212-218,共7页霍明琨 
作为国际汉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部分,朱子学从13世纪以来先后影响韩国、日本,16世纪末传入欧洲,成为西方汉学的基本元素。与之相比,虽然美国汉学界对朱熹的研究兴起很晚,直到20世纪中叶以后才有更多学者瞩目。但早在19世纪后期,美国学者已...
关键词:裨治文 朱子学 卫三畏 西方汉学 汉学研究 国际汉学 早期汉学 19世纪后期 
论卫三畏《中国总论》及其中国文明观
《中国文化论衡》2021年第1期262-284,共23页黄涛 黄千容 
卫三畏是美国著名汉学家,所著《中国总论》是其对中国文明认识的最基础载体,书中从物质、制度、文化、精神、现实五个层面系统阐释了中国文明的形态和实质,指出中国是属于半文明半野蛮的“中央之国”,是需要基督拯救的现实国家。他的中...
关键词:卫三畏 《中国总论》 中国文明 基督教文明 中西文化交流 
科技史视域下19世纪美国汉学家对中国博物学典籍的译介——以卫三畏对“本草纲目·蠮螉”条目的翻译为例被引量:2
《自然辩证法研究》2021年第3期98-103,共6页庄新 
19世纪中前期,西方人通过创办英文报刊向西方介绍中国,博物学知识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美国汉学家卫三畏在《中国丛报》中对"本草纲目·蠮螉"条目的译介为案例,在概述《中国丛报》译介中国博物学典籍的基础上,从科技史、译介学...
关键词:博物学典籍 译介 科技史 卫三畏 “本草纲目·蠮螉” 
美国汉学家卫三畏《英华分韵撮要》的粤语音系比较研究
《文化学刊》2020年第8期174-177,共4页张颖 
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广州大典》与广州历史文化”课题“卫三畏与19世纪美国的广州方言研究”(项目编号:14GZY07)的研究成果。
《英华分韵撮要》是由美国早期汉学家卫三畏编撰的粤方言汉英字典。该书借鉴《江湖尺犊分韵撮要合集》,创设适合在华外国人学习的声韵母拼音体系,并将粤方言与南京官话、客家和潮州方言等进行比较分析。它是美国早期汉学在粤方言比较研...
关键词:美国汉学 卫三畏 《英华分韵撮要》 粤语音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