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安乐博[1]
机构地区:[1]广州大学十三行研究中心
出 处:《国家航海》2016年第2期1-15,共15页National Maritime Research
摘 要:人们对大海的印象是神秘而难以预测,而人们对女性的看法呢?从有关帆船年代的档案资料(145041850年)及实地田野考察的发现来看,在此时期,南中国海上留有不少女性活跃的痕迹。这些生活在水面上的女性以船为家,与世界上其他地区的女性相比,这群中国女性可以没有禁忌地在船上工作和生活。她们在船上的身份可以是伴侣、配偶、后代(如女儿等)、母亲、劳动力(水手、厨娘等)、妓女等,甚至于可以是“海盗”。也有许多与海有关的女性神祇,如著名的天后妈祖、龙母、三婆等。女性可以生活在海上的特性,是了解中国海洋史的另一个重要(另类)方式,它与传统史学的切入点不同。传统史学是以儒家思想及陆地为中心而展开的。海洋文化中的女性,代表了与陆地上主流文化截然不同的分野。她们代表“异端”,并打破已建构的传统女性地位;她们不再是男性的附庸,不再被三从四德及温良顺从等教条所禁锢。海洋世界中所崇奉的女性神祇,袍们所代表的女性地位及违背传统以男性为主的思维,更加强了这种异端的概念,成为女性社会地位的正面示范。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