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出 处:《山东社会科学》2017年第10期101-106,共6页Shandong Social Sciences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民事诉讼重复起诉规制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6BFX081)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民事诉讼程序表现为一个自足的动态性平台,民事证据则是植入其中的相对独立的板块之一,证据理论的首要任务可以说是促成其与程序环境的融合,而非凸显证据的独立特征。而从理念上避免证据与程序之间产生排异反应,其实也是证据在诉讼内发挥活力的前提。反观现有的证据研究及立法将视角主要集中于静态证据的独立属性,证据与动态程序的契合问题被漠视,证据与程序故而处于两分状态,证据理论的落地及证据立法的实用价值饱受影响。有鉴于此,有必要在动态程序的视角下,树立程序证据理念,促使民事证据实质地融入诉讼程序的运行,以期改变证据理论自说自话的异体者地位。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