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立新[1,2,3,4,5,6] 欧光安
机构地区:[1]南开大学文学院 [2]南开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 [3]教育部 [4]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外国文学专业委员会 [5]天津市外国文学学会 [6]中国东方文学学会 [7]石河子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 处:《社会科学家》2017年第7期3-8,共6页Social Scientist
摘 要:文章是对南开大学文学院王立新教授的访谈,涉及希伯来文学研究、外国文学研究方法、外国文学史的编写及青年教师成长方面的话题。王立新教授认为,希伯来文学研究与通常所说的圣经文学研究并不能简单地等同为一个研究领域,前者需要在希伯来自身的历史文化传统语境中展开,后者一般则被置于基督教历史文化的论域中进行。在外国文学研究的方法上,他认同"内外结合"的研究方法,反对将文学研究作为普泛式的文化研究,坚持文学既拥有自身的疆界,又是在一定的时代精神、历史文化土壤中产生,需要在跨学科视域中予以深入讨论的基本立场,主张以形式诗学与文化诗学有机结合的批评方法,在有效认识文学文本的艺术世界如何被建构的基础上合乎逻辑地揭示其丰富的文化意蕴。关于外国文学史,他主张要更重视世界文学发展过程中东西方文学的交流和相互影响,特别是20世纪以来的文学史书写,更要注意打破以往东西方文学二分的认识模式,并且要警惕将文学研究变为某种文化批评理论的注脚。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28.190.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