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饥饿书写”到“书写饥饿”——曹永《荒年纪事》的叙事意义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陈进武 

机构地区:[1]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文学院 [2]南京大学 [3]湖南大学中国全民阅读研究中心

出  处:《大家》2017年第5期56-60,共5页Master

摘  要:一 很难想象,作为80后的曹永对饥饿能有如此深度与力度的书写与诠释。他的《荒年纪事》给人最鲜明的震撼之处在于张催粮们对饥饿与吃的刻骨铭心。事实上,20世纪80年代以来,从张贤亮《绿化树》到杨显惠《夹边沟记事》,当代中国文学中的饥饿叙事呈现出了从政治到历史、从道德到身体的书写过程。在相当长一段时期里,“饥饿书写”很大程度上成为一种历史与社会症候,力图重返历史现场揭示底层生活图景与人的生存状态,也成为理解当代知识分子探索自我意识与传达历史文化的重要路径。

关 键 词:书写过程 叙事意义 饥饿 纪事 20世纪80年代以来 历史与社会 《夹边沟记事》 当代中国文学 

分 类 号:I207.41[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