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徐海容[1]
出 处:《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5期74-79,共6页Journal of Hebei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唐代碑志文研究>(编号15FZW010)
摘 要:晚唐时期,文人碑志文创作发生了改变。面对时代变迁,人生沉浮,伤悼和彻悟成为主要创作心理,由此导致碑文思想内容和体例格式的变化,忧思叹惋、怀古咏今的情调见多。这在杜牧、皮日休、罗隐、司空图等人的作品中表现明显。晚唐碑志文创作和文人身世遭遇、品性才思有关,体现出末世之下文人群体复杂无奈的心理感受。As an important literary style in ancient China,epigraphs of late Tang dynasty reflect the changes and development of politics,economy and culture.Epigraphs are the records of sorrows in memory of the deceased,but the writers' changing mentalities.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88.23.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