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苷A1受体对杏仁核点燃癫痫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作用机制  被引量:9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吴艳芝 邓文静[2] 乔芳 徐国卫 李海静 滕军放[2] 

机构地区:[1]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郑州450042 [2]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郑州450052

出  处:《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7年第5期40-44,共5页Chinese Journal of Practical Nervous Diseases

摘  要:目的探讨腺苷A1受体活性对点燃癫痫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的作用。方法选择84只SPF级雄性Wistar大鼠,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动物分为正常组、致痫组、致痫+腺苷A1R拮抗剂(8-环戊-1,3-二丙基黄嘌呤,DPCPX)组、致痫+腺苷A1R激动剂(2-氯化腺苷,2-CADO)组,每组21只。致痫组、致痫+DPCPX组、致痫+2-CADO组采用电刺激点燃癫痫模型。正常组未进行手术和电刺激致痫等处理;致痫组癫痫模型建立成功前后未注射任何药物;致痫+DPCPX组大鼠癫痫模型建立成功前1h和成功后1h尾部静脉注射0.3mg/kg DPCPX;致痫+2-CADO组大鼠癫痫模型成功前1h和成功后1h尾部静脉注射0.6mg/kg 2-CADO。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和TUNEL神经元凋亡测定法观察各组在癫痫模型建立成功后1d、15d、30d时的海马CA3区组织学病理变化及神经元凋亡指数(AI)变化情况。结果致痫组、致痫+DPCPX组、致痫+2-CADO组动物在点燃癫痫后1d、15d、30d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神经元细胞排列松散无规则,轮廓模糊,边缘欠清晰,胞核萎缩,胞浆空泡等神经元结构损害;相同时间点,致痫+DPCPX组的神经元结构损害程度较致痫组加重,致痫+2-CADO组较致痫组减轻。正常组在不同时间点的AI变化不明显(P>0.05),致痫组、致痫+DPCPX组、致痫+2-CADO组的AI随着癫痫发作时间的延长,AI逐渐增加(P<0.05);在相同时间点,致痫组、致痫+DPCPX组、致痫+2-CADO组的AI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致痫+DPCPX组的AI均明显高于致痫组(P<0.05);致痫+2-CADO组的AI明显低于致痫组和致痫+DPCPX组(P<0.05)。结论癫痫发作会引起神经元损伤和凋亡,其可能与腺苷A1R活性降低,兴奋性氨基酸谷氨酸浓度增加有关,谷氨酸兴奋性增加可诱导神经元凋亡,这可能是癫痫发作后神经元损伤的机制之一。

关 键 词:腺苷A1受体 癫痫 海马神经元 

分 类 号:R-332[医药卫生]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