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代中国电影“左翼”表演文化的女性表达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衣凤翱[1] 

机构地区:[1]上海戏剧学院,上海200040

出  处:《阅江学刊》2017年第5期132-143,共12页Yuejiang Academic Journal

摘  要:20世纪30年代,中国电影受产业规模发展的客观因素及民族矛盾上升的内在因素的影响,在革命和商业之间平衡、抉择。当"左翼"话语以商业化和娱乐化的形式出现而形成了中国电影表演文化的"左翼"浪潮之时,就为其提升和深化自身海派文化的内涵提供了历史契机。1930年代,随着民族矛盾的上升,在中国民族、民主思想最为进步的上海,"沪人"的审美心理发生了重大的改变,这直接影响着中国电影表演文化女性表达的"左翼"倾向。《野草闲花》《三个摩登女性》《新女性》等"左翼"电影及"孤岛"电影以即时或跨时的观念,或隐含或明确或生活化地彰显着女性话语,这与"沪地"女性解放运动的生命轨迹相伴,与其主要思潮嬗变相随,并以女性性别色彩浓郁的格调摄录着上海都市影像。

关 键 词:1930年代 中国电影 左翼 表演文化 女性表达 海派文化 

分 类 号:J909.2[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