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杨乔喻[1]
机构地区:[1]南京大学哲学系,助理研究员博士江苏南京210023
出 处:《社会科学研究》2017年第6期124-130,共7页Social Science Research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基于最新文献的阿尔都塞哲学前沿研究"(17AZX018)
摘 要:在对阿尔都塞哲学的既有研究中,人们容易忽视的是其光亮背后的一批优秀弟子。正是朗西埃、巴迪欧、米勒、巴里巴尔等学生与老师阿尔都塞之间的合作,以及后来学生们独立于老师进行的一系列政治理论实践,促进了"阿尔都塞主义"(1)的形成与发展。回顾阿尔都塞主义在1964-1969年期间经历发展与分裂的历史,不只将丰富我们对阿尔都塞本人思想的理解,也将深化我们对整个法国当代哲学在1968年前后所经历的逻辑转折的历史认知,更加有助于我们走入由阿尔都塞曾经的学生巴迪欧、朗西埃、巴里巴尔等构成的今天法国激进哲学话语。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