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师燕芸[1] 贾亚丁[1] 郑浩[1] 侯佳[1] 谢娟[1]
出 处:《中国药物与临床》2017年第10期1520-1522,共3页Chinese Remedies & Clinics
摘 要:病理性近视(pathological myopia,PM)是50岁以下人群最主要的严重致盲性眼病之一,可继发视网膜脱离、视网膜劈裂、后巩膜葡萄肿、黄斑出血、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形成等眼底病变.尤其是PM性CNV是导致高度近视患者中心视力下降甚至不可逆中心视力丧失的重要原因, 大约5%~10%的高度近视患者产生黄斑区CNV[1]. PM性CNV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多种因素,如机械因素、遗传因素及脉络膜血液动力学因素等[2]可导致外层视网膜缺血,继而诱发CNV的产生. PM性CNV的治疗方式有多种,传统激光光凝治疗及玻璃体切除手术联合视网膜下CNV切除手术,治疗后患者视力恢复不理想,未得到广泛应用.光动力学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可以选择性地作用于CNV,阻塞新生血管以达到治疗目的,但PDT不能从根本上控制CNV的产生,治疗后复发率高. 研究已经证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PM性CNV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而随着基础及临床研究不断开展和深入,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药物治疗已经成为PM性CNV热点和一线治疗方式. 康柏西普(conber-cept)是一种VEGF受体与人免疫球蛋白Fc段基因重组的融合蛋白, 可结合VEGF并竞争性抑制VEGF与受体结合,从而阻止VEGF受体激活, 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和血管新生,达到治疗PM性CNV的目的. 本研究采用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玻璃体腔注射治疗PM性CNV,观察其安全性并对治疗效果进行研究.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16.1.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