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赵奥佩
机构地区:[1]贵州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出 处:《安徽文学(下半月)》2017年第10期58-59,64,共3页
摘 要:现代观点认为世界逻辑由三大部分构成:西方数理逻辑、印度佛教逻辑、中国明辩逻辑。由于数理逻辑和计算机人工智能领域的结合,使得西方的现代逻辑发展较为迅速,而其他两个的发展则较为迟缓。弗雷格的"概念文字"开启了西方的现代逻辑,并获得了同亚里士多德的《前分析篇》相比拟的认同,而"因明"也被一些学者认为是达到了"亚里士多德三段论"的水平。既然两者都同亚里士多德相比,那么两者的对比研究就是有必要的。本文就是探讨使用"概念文字"解释"因明"的可行性。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33.12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