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在预防乳腺癌化疗后骨髓抑制中的作用  被引量:5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陈希[1] 苏小琴[1] 羊林林 顾红兵[1] 谭清和[1] 

机构地区:[1]南通市肿瘤医院肿瘤科,江苏226361

出  处:《交通医学》2017年第4期327-328,332,共3页Medical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s

摘  要:目的:评估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PEG-rhG-CSF)在预防乳腺癌患者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45例乳腺癌患者采用EC-T/AT/TC/EC方案化疗,化疗后48h单次皮下注射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100μg/kg或6mg,化疗21d为1个周期。结果:出现IV度中性粒细胞减少22例(48.8%),其中发热伴IV度中性粒细胞减少4例(8.9%)。化疗结束到中性粒细胞出现最低值的时间为(7.78±1.80)d,IV度中性粒细胞减少持续时间(1.2±0.8)d,中性粒细胞恢复>2.0×10~9/L的时间(2.5±1.1)d。23例(51.2%)在全程化疗中未出现粒细胞缺乏,并且治疗耐受性良好,提示PEG-rhG-CSF具有良好的预防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效果和安全性。结论:乳腺癌患者化疗后应用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预防中性粒细胞减少疗效肯定,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

关 键 词:乳腺癌 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 中性粒细胞减少 

分 类 号:R737.9[医药卫生—肿瘤]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