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诈骗案件中“被告人逃匿”的推定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范磊[1] 

机构地区:[1]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100872

出  处:《中国检察官》2017年第18期65-68,共4页The Chinese Procurators

摘  要:合同诈骗罪中的"被告人逃匿"应当结合非法占有目的来把握,将被告人逃匿的根本目的理解为实现其非法占有目的。非法占有目的应当通过被告人有排除意思且不具履行合同或承诺的意思两个方面来把握。认定被告人是否逃匿的具体线索方面,可以通过逃匿起因的分析、逃匿成本与欺骗行为可获利益的比对、被害人与加害人是否能够通过电信方式联系、被告人的逃匿是否与财产的隐匿同时发生、被告人能否证明其不具非法占有目的之正当理由等方面来把握。

关 键 词:合同诈骗 被告人逃匿 非法占有目的 

分 类 号:D924.3[政治法律—刑法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