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后少数民族村寨脱贫与文化保护的政策引导分析  被引量:4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杨春蓉[1] 

机构地区:[1]西南民族大学学报编辑部

出  处:《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11期199-204,共6页Journal of Southwest Minzu Universit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基  金:四川省科技厅一般项目"民族村寨传统文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保护研究"(2016ZR0174)阶段性成果

摘  要: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原因,我国许多少数民族村寨地处贫穷落后地区。建国后,我国分阶段进行贫困治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帮助民族地区发展经济和文化。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国家经济文化的繁荣,加之国家对民族地区的政策倾斜,许多民族村寨得到空前发展。进入21世纪,民族村寨基础设施建设和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进一步得到改善;特色产业得到培育,村民收入有了显著提高;一些民族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村寨管理更加规范。但与此同时,一些地方片面追求经济发展,忽视对民族村寨文化资源的保护。针对这些问题,国家从治理层面、政策引导角度寻找解决方案,出台有效政策激发群众保护文化遗产的热情,拓宽文化资源保护的资金投入渠道,保护民族村寨的特色建筑和独特风貌,培育传承民族文化的各类人才,确保民族村寨实现脱贫攻坚与文化保护双赢。

关 键 词:民族村寨 民族文化 脱贫攻坚 新农村建设 文化遗产 

分 类 号:C957[社会学—民族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