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西南民族大学法学院 [2]青海省海南州人民检察院
出 处:《江海学刊》2017年第6期140-147,共8页Jianghai Academic Journal
基 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13-0982);四川省创新团队"西部民族法治发展与创新研究"(项目号:15TD0049);西南民族大学研究生学位点建设项目(项目号:2017XWDS0301)资助
摘 要:中国学界对公诉证据标准先后进行了两次热烈的讨论,但至今仍然没有澄清其基本的法理逻辑。公诉证据标准的法律设定和实践把握与审判证明标准的类型有根本的逻辑关联,从比较法来看,后者呈现出多种类型,因而,也致使前者呈现出不同的类型。倚重于庭审来解决争议的案件类型对审判证明标准有特定的要求,因此,欲实现我国的刑事庭审实质化改革,应当改变对审判证明标准的习惯理解,进而改变对公诉证据标准的法律表述与理解,设定相对低于审判证明标准的公诉证据标准,并在拓展证据范围的同时对起诉的证据类型作出必要的限定。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