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西方文论中的语境思维变革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吴昊[1] 

机构地区:[1]渤海大学文学院,辽宁锦州121013

出  处:《湖北社会科学》2017年第10期110-117,共8页Hubei Social Sciences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文学语境的多元意义及其生成机制研究"(13CZW005);辽宁省高等学校杰出青年学者成长计划(WJQ2015002)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20世纪西方文学研究的各个层次均引入语境理论,这一现象伴随着研究观念和思维方法的深层变革。文学话语层面注重语境的实践性和对话性,后期维特根斯坦借助语境寻求语言的意义,反拨逻辑语言观,巴赫金倾心于发掘文学作品与整个社会生活语境的关联,以及文学语言研究中语境间的对话。文学阐释层面侧重语境的时空性,伽达默尔通过树立解释主体的历史语境的价值而创立现代解释学,瑞恰兹则将文本语境的时空长度无限延长,从而让我们看到了文本解读的多义性。文学文体层面,各个语境主义文体学流派引入文本之外广阔的社会文化语境信息,将文学话语与一般话语的文体研究打通,借助语境的开放性彻底打破了局限于文本内部的文本主义研究方式。

关 键 词:语境思维 文学话语 现代解释学 新批评 新历史主义 文学本质 

分 类 号:I206.2[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