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昊

作品数:24被引量:29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渤海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语境语象语图文学语境文学研究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语言文字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山东社会科学》《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理论界》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辽宁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立项课题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苏轼诗词书法作品中的语图对比关系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6期65-70,共6页吴昊 赵诗语 
辽宁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苏轼文学书像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JYTMS20231647);辽宁省社科联项目“语图符号学视城下的抒情诗表意模化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24lslybkt-107)。
诗词书法作品中既有图像符号所展现的书像,也有诗词的语言符号所呈现的语象,二者形成鲜明对比。苏轼的许多书法作品都以书写自己的诗词内容为主,将诗词与书法完美结合,其中存在着语图的融合与异质关系。在苏轼的诗词书法作品中,书像与...
关键词:苏轼诗词书法作品 书像 语象 语图融合 语图异质 
论徐渭“墨戏”笔法的诗画互动
《豫章师范学院学报》2024年第5期33-38,共6页杜倚瑶 吴昊 
2024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中国抒情诗的语图表意机制研究”(编号:24BZW010)。
徐渭通过“墨戏”笔法将诗与画相联系,展现出独特的诗画互动关系。他的“墨戏”笔法,往往是不求形似,注重将自身感受注入其中,给予作品最大的情感表达。徐渭诗画在“墨戏”笔法的运用中彼此融合互动。一方面,徐渭探索题画诗中的文辞对...
关键词:徐渭 “墨戏” 文人画 题画诗 诗画互动 
苏轼诗词书法作品接受中的语图关系变化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24年第1期1-6,共6页吴昊 赵诗语 
2023年度辽宁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苏轼文学书像研究”(JYTMS20231647);2023年度辽宁省社科联项目“语图符号学视域下的抒情诗表意模式研究”(2024lslybkt-107)。
欣赏诗词书法作品可以欣赏书法艺术,也可以识读诗词内容,接受过程中表现出语图关系的变化。大多数接受者对苏轼诗词书法作品的欣赏分为三个过程:首先被书法书像所吸引,进入图像欣赏中,沉醉于视觉效果;其次对所书诗词内容进行识读,了解...
关键词:苏轼诗词书法作品 语象 书像 接受过程 语图关系 
诗歌语象之辨
《黑河学院学报》2023年第10期115-118,132,共5页吴昊 高璐璐 
2022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重点项目“中国抒情诗的语图表意嬗变研究”(L22AZW001)。
“语象”与中国的意象说类似,一方面是将二者混淆在一起运用,另一方面是学者对二者进行深入的区分,推动了语象理论的中国化发展。随着“文学与图像”研究的升温,学界重新审视“语象”问题,更为注重两者的本质性差别,并将语象作为文学与...
关键词:语象 意象 诗歌 营构方式 
山水田园诗歌双重图像化的互文关系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3期100-103,共4页赵诗语 高璐璐 吴昊 
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中国抒情诗的语图表意嬗变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L22AZW001)。
山水田园诗歌双重图像化,是指诗歌内在的语象与对源诗模仿所形成的外在诗意图。这种双重图像化既表现宏观与微观的差异,又在具体图像呈现时表现互文关系。从差异性来看,既表现在心理和物理层面的差异,又表现在语言和图像符号方面的差异...
关键词:山水田园诗歌 双重图像化 语象 诗意图 互文关系 
宗白华诗画关系理论探析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2期23-27,67,共6页张彩虹 吴昊 
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抒情诗的图像表意嬗变研究(WQ20200015)。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老子为代表的道家思想和以《周易》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核对宗白华的思想影响深远。斯宾格勒的《西方的没落》更是打开了他跨文化研究意识的大门,他将叔本华和老子、康德与《易经》做比较,逐步深入中西文化...
关键词:宗白华 诗画理论 诗画关系 
符号间性语境中的语图修辞——以诗意图和题画诗为例
《内蒙古社会科学》2021年第6期138-144,共7页吴昊 
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抒情诗的图像表意嬗变研究”(编号:WQ20200015)。
无论是在诗画唱和的古代还是当今的图像时代,语言与图像的符号间性语境都是理解两者意义不可忽视的“共享语境”。在这一语境中,语言和图像都因彼此提高了审美表达效果,可以说是两种符号间的互文修辞。从诗意图和题画诗看符号间性语境...
关键词:符号间性语境 语图修辞 诗意图 题画诗 
论波德莱尔《恶之花》的语境修辞机制
《绥化学院学报》2021年第8期70-72,共3页高璐璐 吴昊 
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抒情诗的图像表意嬗变研究”(WQ20200015)。
波德莱尔作为象征主义文学的先驱者,其代表作《恶之花》在语境中塑造了多元化的修辞,达到一种新颖、独特的陌生化审美效果。而修辞效果的实现源于文本的语境,语境在《恶之花》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语境不断泛化的状态下,形成了文本语...
关键词:语境 波德莱尔 《恶之花》 修辞机制 
影视时代“孙悟空”人性与神性的转变
《湖北社会科学》2021年第4期112-117,共6页罗娟 吴昊 
文学经典神魔小说《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形象在后人的传承演绎中,历久弥新。其中周星驰改编的《大话西游》《西游降魔篇》《西游伏妖篇》对孙悟空这一形象的塑造与原作相比更是别具一格。文本的孙悟空形象是猴性、人性及神性三种属性的...
关键词:影视时代 孙悟空 语象 图像 
从结构主义叙事学到新叙事学的语境思想嬗变被引量:2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1期81-86,共6页吴昊 高璐璐 
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研究课题“20世纪西方叙事学的语境思想嬗变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20lslktqn-005)。
20世纪以来西方叙事学中语境思想的变化,反映出语境泛化所带来的叙事研究的思维变革。结构主义叙事学对语境的阐述仅限于罗兰·巴特的叙事作品的语境,但到了新叙事学则呈现出多元化态势。赫尔曼和查特曼借助话语语境来分析叙事过程;兰...
关键词:结构主义叙事学 新叙事学 语境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