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杜盈俊[1]
机构地区:[1]常熟理工学院,江苏常熟215500
出 处:《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7年第22期155-157,共3页
基 金:2016常熟理工学院项目"校本教育与专门用途英语(ESP)研究"(项目编号:KYZ2016042S)
摘 要:学术研究的宏观意识在经济和文化全球化的催化下在不同的学科范畴中激发了诸多热点问题,引发了学术论坛的新的纷争,将传统课题放在后现代的语境下、文化或文明的视域中进行分析成为一种学术趋势。近年来,如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成为了当下热门的课题。随着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的推进,不同层次的学生对于跨文化知识的掌握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其语言能力的提高,而不同层次教材中跨文化知识的渗透程度也会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因此,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成为了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反拨,引发了对课程设置目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文化渗透的再思考。本文在Krashen的"i+1"理论和Brislin提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训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常熟理工学院实际,探讨将文化引导和渗透到大学英语分级教学中的意义,重点阐述学生英语水平的参差不齐以及跨文化知识的差异对分级教学带来的难度,进而研究如何合理地运用中西文化引导来提高我校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的质量以及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This paper based on Krashen's "i + 1" theory and Brisli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training theory, combining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Changsh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to explore the cultural guidance and pen- etration into College English graded teaching significance, focuses on the differences of the students'English level is uneven and cross - cultural knowledge on Graded Teaching difficulty thus, research on how to guide the use of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s to improve our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quality and students's ability to use language.
分 类 号:G642[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9.2.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