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副神经节细胞瘤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科[1] 谢思宁[2] 郝淑煜[1] 王亮[1] 冯洁 张力伟[1] 张俊廷[1] 吴震[1] 

机构地区:[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 [2]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麻醉科 [3]首都医科大学神经外科研究所

出  处:《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2017年第5期531-533,共3页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Neurology and Neurosurgery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672506;);北京市优秀人才(2016000021469G212;);北京天坛医院青年课题(2015-YQN-01;)

摘  要:一般认为,起源于肾上腺髓质嗜铬细胞的神经内分泌肿瘤称为嗜铬细胞瘤(phaeochromocytoma,PCC),而起源于肾上腺髓质以外的嗜铬细胞肿瘤统称为副神经节细胞瘤(paraganglioma,PGL),二者合成为PPGL[1].WHO将其起源的肿瘤归为神经内分泌肿瘤,而根据功能和嗜铬性的不同,PPGL可分为两类,一类为与交感系统密切相关、具有交感特性、嗜铬染色阳性者(分泌儿茶酚胺类递质),另一类为与副交感系统关系密切、具有副交感特性、嗜铬染色阴性者(不分泌儿茶酚胺类递质)[2,3].副神经节细胞瘤可起源于全身多处,其中,胸腹部嗜铬细胞起源的副神经节细胞瘤,常为儿茶酚胺分泌型,头颈部副神经节细胞瘤常起源于胚胎神经嵴组织的特殊神经化学感受器,如颈动脉体部、颈静脉、鼓室部和迷走神经副神经节,常为儿茶酚胺不分泌型,位于颈静脉孔区的副神经节细胞瘤,又称为颈静脉球瘤、化学感受器瘤、血管球瘤等[2,4].

关 键 词:副神经节细胞瘤 文献复习 肾上腺髓质嗜铬细胞 神经内分泌肿瘤 嗜铬细胞瘤 副交感系统 儿茶酚胺类 化学感受器瘤 

分 类 号:R739.4[医药卫生—肿瘤]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