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马仁峰
机构地区:[1]商丘学院
出 处:《当代教育科学》2017年第11期16-19,共4页Contemporary Education Sciences
摘 要:传统理性主义知识观将知识看作外在的、客观的、绝对的、普遍的真理系统,从而表现出诸多"去个性化"特征,这成为导致教师知识发展及教育实践活动出现一系列症结的根源。故而有必要重建教师知识观。个人识知理论旨在恢复被传统识知理论所摈弃的教师知识之个性特征、生活经验、教育情境等维度,对重建教师知识观有着非常重要的启示。基于个人识知理论视域重建教师知识观有益于推动教育实践情境中的教师知识发展。形成新的教师知识观需要立足于知识的"个性特征"和教师的主体两个层面综合考虑,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教师个性的养成是新知识观形成的基础;教师生活经验的提炼是新知识观形成的关键;实现知识的情境共融是新知识观重建的最终鹄的。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