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菲利普.高蒂尔
机构地区:[1]加拿大皇后大学电影与传媒系
出 处:《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7年第5期35-40,共6页Journal of Beijing Film Academy
摘 要:本文旨在讨论社交媒体是怎样通过为虚构人物建立"官方"账号参与到跨媒体叙事之中的。作者以跨媒体故事《大理石黄蜂》(Marble Hornets,创作于2009年6月至2014年6月)作为案例,研究虚构人物出现在社交媒体上会如何在虚构世界和互动者的现实间构筑新关系。这些新关系在手机技术的使用中变得更加明显。此外,为了更好地把握虚构和更为传统的媒体(如小说、漫画小说、电视、电影和电子游戏等)中的现实间的关系,而发展出来的"浸没"和"魔法圈"这两个概念,也因这些新关系而必须重新评估。本文的主要观点之一在于,这些新关系强调了一种作者称之为"包含式"接受的新型接受模式。"包含式"接受模式的主要目的在于使两个世界(即互动者所处的日常现实和他们所消费的虚构世界)的同时共存可能化,并以社交媒体为接合点将两个世界连接起来。最后,作者进一步假设,社交媒体作为接合点,会使虚构元素得以在互动者的日常现实中呈现,从而为互动者与虚构世界的人物沟通创造了新途径。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