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古代医家对口疮的认识与治疗  被引量:4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陈燕[1] 季伟苹[2] 

机构地区:[1]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201203 [2]上海市中医文献馆

出  处:《中国民间疗法》2017年第11期3-4,共2页China's Naturopathy

基  金: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中医药科研基金(2014LP070A)

摘  要:口疮多发于唇、龈、舌、颊、上腭、咽喉等处,呈现黏膜溃烂、红肿疼痛的症状。若反复发作不愈者,又名复发性口疮,为口腔科常见病。中医学对口腔科疾病的记载最早见于殷商时期,甲骨文中出现有关口腔病"齿病"的记录。口疮的病名最早出现在《黄帝内经》中。从战国后期起,对口疮类疾病的病因病机、发病特点、治则方药等方面均有论述。

关 键 词:口疮 病因病机 认识 治疗 

分 类 号:R781.5[医药卫生—口腔医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