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单迎光[2] 曹省[3] 崔晶晶[3] 代子玄[1] 张淑娟[1] 赵宏宜 钱永升 张友京 黄从新[1]
机构地区:[1]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武汉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心血管病湖北省重点实验室,430060 [2]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430060 [3]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超声科,430060
出 处:《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2017年第5期426-429,共4页Chinese Journal of Cardiac Arrhythmias
摘 要:心肌梗死发病率逐年升高,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和健康[1].动物模型在心肌梗死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的相关研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建立心肌梗死模型的方法多以开胸为主,创伤大且模型不贴近临床;微创栓塞冠状动脉方法也存在很多不统一,比如栓塞靶血管选择、不同栓塞剂等;也缺乏对心肌梗死后相应的电重构进行评价,而室性心律失常是心肌梗死后死亡的最重要原因[2].因此,本研究采用微创冠状动脉内注射明胶海绵颗粒的方法构建犬心肌梗死模型,并探讨心肌梗死对心室电生理特性的影响.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9.24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