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出 处:《学术界》2017年第11期211-220,共10页Academics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满汉文化整合与明代遗民的变迁研究"(12BZS035)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关于清代学术的发展演变脉络,王国维曾提出一个著名的经典性命题:"清初之学大,乾嘉之学精,而道咸以降之学新。"迄今被奉为不刊之论。然而,这一命题不过是对"清学"的抽象概括,其间纷繁复杂的学术史细节尚待进一步发掘。以作为"清学"之中坚的乾嘉考据学而言,实际上经历了明清之际之发轫,康熙中叶以后之深化发展,乾嘉时期之臻于成熟等三个阶段。在考据学发展演变的三期中,既各有其学术关怀,亦共有其一脉相承的为学方法和取径。就学术关怀而言,明清之际主要以抨击禅学化的阳明心学之空疏学风为焦点;康熙中叶以后,以对理学核心范畴之经典依据的辨伪为中心;乾嘉时期则以建构儒学新道统论为究心所在。就方法和取径而言,晚明以迄于乾嘉之际的学人皆以文字音韵的考据学方法为工具,依循"辟异端"的学术取径。清代学术即循此以进,后先相承,终至考据学蔚为大国。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