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邹云峰[1] 严树宏[1] 陈健[1] 熊雅波[1]
出 处:《现代实用医学》2017年第12期1657-1659,F0004,共4页Modern Practical Medicine
摘 要:目的探讨乳腺黏液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治疗预后。方法通过组织学观察,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21例乳腺黏液癌病例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年龄27~87岁,主要表现为乳腺肿块,病理组织学特点是癌细胞呈簇状漂浮在黏液湖内。免疫组化:上皮成分显示ER阳性率约95%,PR阳性率约86%,HER-2基因阳性率约19%,CK阳性;间质成分P63、s-100阴性。15例患者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4例行乳腺单纯切除,2例行保乳手术;17例术后行化疗,4例未化疗。18例随访5个月至9年,1例死于心血管疾病,3例失访,其他患者均健在。其中1例48岁淋巴结转移患者术后化疗,随访6年,现存活。结论乳腺黏液癌较为少见,多属于低度恶性肿瘤。典型黏液癌结合组织病理学特点和免疫组化标记一般可作出准确诊断。临床治疗上多采用乳腺单纯切除及改良根治切除术,术后化疗,大部分患者生存期在诊断后5年以上。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