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弯曲喉罩应用于小儿眼科手术的评价  被引量:14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杨飞[1] 李上莹莹 马宗芬[1] 杨柳[1] 陈艺元 涂生芬[1] 

机构地区:[1]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麻醉科儿童发育疾病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儿童发育重大疾病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儿科学重庆市重点实验室,重庆400014

出  处:《广东医学》2017年第24期3827-3830,共4页Guangdong Medical Journal

摘  要:目的评价可弯曲喉罩应用于小儿眼科手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择期行眼科手术患儿60例,ASA分级Ⅰ~Ⅱ级,年龄2~8岁,体重12~27 k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可弯曲喉罩组(F组)和气管插管组(T组),每组30例。麻醉诱导:F组采用咪达唑仑0.1 mg/kg、舒芬太尼0.6μg/kg、丙泊酚3 mg/kg,T组在F组基础上加用顺式阿曲库铵0.15 mg/kg。麻醉维持:丙泊酚6~10 mg/(kg·h),瑞芬太尼0.2~0.5μg/(kg·min)。记录麻醉诱导前(T0)、麻醉诱导后(T1)、置入喉罩或气管导管即刻(T2)、手术开始时(T3)、手术结束时(T4)、拔出喉罩或气管导管即刻(T5)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并于T0、T2、T3、T5采集血样测量血糖及皮质醇浓度;记录患儿的麻醉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麻醉复苏时间、麻醉药物使用总量;并记录喉罩或者气管导管置入的首次成功率及总成功率,麻醉复苏期间的并发症(胃胀气、呛咳、喉痉挛、躁动等),术后24 h内并发症(声嘶、咽喉痛等)的发生情况。结果与F组比较,T组HR、MAP在T2、T3、T5时明显增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1比较,F组HR、MAP除T5时稍有增高(P<0.05)外,T2、T3、T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T组HR在T2、T3、T5时有明显增高,MAP在T2、T3、T4、T5均有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F组比较,T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复苏时间均明显延长,术后呛咳、躁动发生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弯曲喉罩用于小儿眼科手术血流动力学平稳,应激反应轻,麻醉复苏快,并发症少,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关 键 词:可弯曲喉罩 小儿 眼科手术 麻醉 

分 类 号:R779.6[医药卫生—眼科]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