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普世之中华“明德”——论琦君的中华文化主体性建构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吴云[1] 

机构地区:[1]徐州工程学院人文学院,江苏徐州221008

出  处:《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17年第12期102-104,共3页Masterpieces Review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族群关系与战后台湾文学研究"(项目编号:12CZW063);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项目"战后台湾女性文学的中华文化认同研究"(项目编号:2016SJD750010);徐州工程学院重点培育项目"台湾女作家的中华文化认同研究"(项目编号:XKY2014101);徐州工程学院重点学科资助项目的阶段成果;江苏省品牌专业建设一期项目(项目编号:PPZY2015C208);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资助项目

摘  要:琦君以为全人类提供优秀文化的抱负,面向整个人类和世界的眼光,带有鲜明中华美学风范的艺术手法,有中入而无中出,自觉而不自卑,自信而不自大自豪而不自傲地在文学中彰显有利于实现人生幸福、人类安定、生态和谐等普世理想的中华"明德",呈现出鲜明的中华文化主体性特征,其做法值得当代作家借鉴。

关 键 词:中华文化主体性 琦君 文学 普世理想 明德 

分 类 号:I01[文学—文学理论]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