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白杨[1]
出 处:《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11期46-51,共6页Jinan Journal(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七十年代台湾文学话语场域与文学叙事的转换研究"(项目编号:14BZW130);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百年海外华文文学研究"(项目编号11&ZD111)
摘 要: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台湾现代诗运动在备受争议中将汉语新诗带入了新的诗艺发展阶段,但七十年代以后,随着诗坛内外环境的急剧变化,现代诗人纷纷转向,"回归传统""关注现实"成为受到关注的主流话语。值得注意的是,"回归传统"并不是简单地皈依传统,而是对传统的重新建构,是现代诗人前期"先锋"探索的另一种样态,背离与回归实际是先锋探索的一体两面,七十年代以后的台湾现代诗在反思意义上重塑了另类现代性。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8.17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