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杨

作品数:41被引量:51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台湾现代诗神经外科手术香港文学小说冰层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医药卫生经济管理艺术更多>>
发文期刊:《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大庆师范学院学报》《文艺争鸣》《学术交流》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用文学的激情搅动生活的波澜——论宇秀作品的构建维度
《华文文学》2020年第5期65-70,共6页白杨 杜未未 
吉林大学重大课题培育项目“百年台港澳及海外华人传记文学资料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2019ZDPY04。
北美新移民作家宇秀的散文、诗歌创作带有鲜明的个人特质,不仅体现于跨文化空间书写中的日常叙事变迁,也呈现为由女性生存姿态引发的性别意识,并在叙事基调上形成细腻感性的文风。宇秀善于在看似平凡的事物中发掘移民生活背后的自我追寻...
关键词:宇秀 跨文化 日常叙事 女性意识 
在文本与现实之间——关仁山乡村叙事的特点与冲突
《华夏文化论坛》2020年第1期166-170,共5页金彤 白杨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项目编号:2019ZDPY04)培育项目成果
关仁山的创作始终关注当代乡村生活,并完成了由《天高地厚》《麦河》和《日头》组成的"中国农民命运三部曲",宏观地展现冀东平原半个世纪来社会转型的样态。他用带有鲜明个人印记的写作方式,延续了20世纪中国文学中乡村叙事的传统,并在...
关键词:关仁山 农民命运 现实观照 叙事冲突 
《雪暴》:极端环境中的极致人性被引量:3
《当代电影》2019年第6期27-29,共3页白杨 田诗洋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培育项目(项目编号:2019ZDPY04)的资助成果
《雪暴》是崔斯韦的导演处女作,自上映以来就处于毁誉参半的评论声浪中。有廖凡、张震、倪妮、黄觉和李光洁等具有票房影响力的演员加盟,又在韩国釜山国际电影节上斩获最高奖“新浪潮奖”,这部被寄予很高期待的作品却在中国内地市场陷...
关键词:人性 环境 中国内地市场 国际电影节 影响力 导演 演员 票房 
有根的文学与“精神之岛”的塑造——张炜文学版图中的儿童文学创作被引量:3
《当代作家评论》2019年第3期145-151,共7页杜未未 白杨 
获得“茅盾文学奖”后,张炜忽然开始密集地创作儿童文学,先后出版了《少年与海》(2014)、《寻找鱼王》(2015)、《兔子作家》(2016)等作品,还将此前创作中适合青少年阅读的篇目修改结集,贡献出“我们小时候”系列中的《描花的日子》(2014...
关键词:儿童文学创作 张炜 20世纪80年代以来 版图 精神 茅盾文学奖 青少年 紧张关系 
先锋与自由——新世纪以来旅加诗人洛夫的创作及其文学史意义被引量:1
《华夏文化论坛》2018年第1期326-330,共5页白杨 田诗洋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4BZW130);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百年海外华文文学研究”(项目编号11&ZD111)
洛夫是台湾现代诗运动中具有先锋意识和引领性地位的代表诗人。新世纪以来,旅居加拿大的洛夫相继创作了长诗《漂木》等多篇诗作,以对'天涯美学'的诗性书写,在传统与现代的交汇融合中,达到思想与艺术的自由境界,并呈现了汉语新诗的根性...
关键词:洛夫 天涯美学 先锋意识 文学史意义 
传统的重塑: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台湾现代诗的另类现代性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11期46-51,共6页白杨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七十年代台湾文学话语场域与文学叙事的转换研究"(项目编号:14BZW130);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百年海外华文文学研究"(项目编号11&ZD111)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台湾现代诗运动在备受争议中将汉语新诗带入了新的诗艺发展阶段,但七十年代以后,随着诗坛内外环境的急剧变化,现代诗人纷纷转向,"回归传统""关注现实"成为受到关注的主流话语。值得注意的是,"回归传统"并不是简单地...
关键词:七十年代 台湾现代诗 传统的重塑 另类现代性 
“东方之恋”与民族意识的诗性表达——东亚汉学视域中许世旭创作的意义
《语言与文化论坛》2017年第2期52-59,共8页白杨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4BZW130);2013年度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13-0242);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百年海外华文文学研究”(项目编号11&ZD111)阶段性成果。
在20世纪的中韩文学交流中,许世旭是独特并产生了长久影响的代表人物。少年时代由家学影响而萌生的对中国古典文化的热爱,青年时代在台湾留学而加入现代主义诗潮的经历,使“东方之恋”成为其情感世界中挥之不去的情结,他的中文创作中呈...
关键词:东亚 汉学 许世旭 东方之恋 民族情怀 
用诗句传达灵魂深处的呐喊——论台湾诗人方明笔下的“越战”书写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16年第4期10-14,共5页刘钰 白杨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七十年代台湾文学话语场域与文学叙事的转换研究"(项目号:14BZW130);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百年海外华文文学研究"(项目号:11&ZD111)的阶段性成果;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13-0242)
创伤书写贯穿了越南华侨诗人方明《战争篇》的创作,从抒发个体生命经验的离散伤情到把这种创伤经历扩大到历史的大语境中去,他的诗歌不仅见证和记录了"越战"给个体生命带来的灾难,更具有直面历史伤痛、修复现代人精神世界的意义。其诗...
关键词:方明 《战争篇》 战争创伤 文化反思 越华文学 
原型的嬗变与新生:“故事新编”中的“青蛇”形象被引量:2
《文艺争鸣》2016年第12期105-110,共6页白杨 杜未未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4BZW130);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百年海外华文文学研究"(项目编号11&ZD111)阶段性成果;2013年度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13-0242)
作为我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白蛇传”故事曾在不同历史时期被改编为戏曲、小说、话剧等多种形式的作品。学界现有研究多集中在“白蛇传”传说的整体发展与“白蛇”形象的嬗变方面,青蛇形象研究则相对薄弱。然而青蛇形象在“白蛇传”神...
关键词:形象研究 故事新编 白蛇传 嬗变 新生 原型 民间传说 定型期 
东亚汉学研究的新收获被引量:1
《华文文学》2016年第4期55-60,共6页白杨 刘嘉任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百年海外华文文学研究"(项目编号11&ZD111);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4BZW130);2013年度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13-0242)
该文为"第八届中华名作家邀请国际文学论坛"暨"第二届韩国世界华文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述评。近些年来中韩学术界的交流日益频繁,在韩国召开的以"中华名作家邀请国际论坛"及"中韩文学交流"为主旨的国际学术论坛,针对中国当下文学中的热...
关键词:东亚汉学 国际论坛 严歌苓 台港文学 跨界传播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