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联时期的茅盾与瞿秋白——从迎合到疏离的心路历程及其根源解析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田丰[1,2] 

机构地区:[1]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石家庄050024 [2]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上海200241

出  处:《理论月刊》2018年第1期103-110,共8页Theory Monthly

基  金:河北省社科基金项目"左翼文学的本土化转向及文本形态研究(HB17ZW015);河北师范大学博士基金项目"1930年代左翼文学本土化转变研究"(S2016B01)

摘  要:左联时期茅盾与瞿秋白的关系并非文学史著中通常所描摹的那样一直亲密无间、信任有加,而是无论在文学观念还是政治理念方面都经历了从迎合到疏离的转变过程,而这也是茅盾回归自我和恢复独立意识的过程。起初茅盾对瞿秋白言听计从,不惜违背自己的真实想法也要与其保持步调一致,在左联工作上密切协作和相互支持。然而到了1932年第二次文艺大众化讨论时,茅盾却一反常态,开始撰文针锋相对地反对瞿秋白提出的关于文艺大众化的主要论点,毫不含糊地表明自己的态度,从而将他与瞿秋白之间的观念分歧公开化。深究其实,我们发现第二次文艺大众化讨论时茅盾与瞿秋白之间的论争并非两人观念分歧的开始,而是此前逐渐累积起来的矛盾的外显和放大。

关 键 词:茅盾 瞿秋白 左联时期 迎合疏离 心路历程 

分 类 号:I206.6[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