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联时期

作品数:83被引量:62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秦林芳王铁仙田丰杜吉刚吴舒洁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晓庄学院华东师范大学山东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青蓝工程”基金资助项目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培养工农作家“预备队”的早期构想与实践——左联时期工农兵通信员运动考察被引量:1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23年第11期74-87,共14页吴述桥 戴银燕 
2021年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共产党文学思想史论(1921~1949)”(项目编号:21AZD135);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种子基金培育专项(重大项目培育)“现代文学的中国话语建构研究”(项目编号:CCNU23ZZ012)的阶段性成果。
受苏俄等国“劳农通信运动”影响,左联接受国际革命作家联盟指示,根据自身革命动员及文艺大众化需要,推动了1930年代工农兵通信员运动。左联探索知识分子作家和工农作者互动合作的形式,发展出工农兵通信、速写、墙头小说和报告文学等文...
关键词:左联 文艺大众化 工农兵通信员运动 报告文学 
“左联”时期文艺大众化讨论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影响--以阳翰笙的两篇文章为切入点被引量:1
《上海文化》2022年第2期5-13,共9页泓峻 刘立山 
“左联”时期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论发展关键时期,具有许多重要理论建树。以阳翰笙为例,他通过《普罗文艺大众化的问题》和《文艺大众化与大众文艺》两篇文章参与1930年和1932年的文艺大众化讨论,涉及艺术家与革命实践的关系、大众文...
关键词:“左联” 文艺大众化 阳翰笙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论 
政治启蒙、民族救亡与人文追求--论陈白尘“左联”时期的戏剧创作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1期51-60,共10页徐国庆 
关于陈白尘戏剧作品的研究,人们通常较多提及他在“左联”解散后的创作,而其“左联”时期的作品则易被忽视。因而,考察和分析陈白尘在“左联”时期的戏剧创作全貌,有助于丰富和加深研究者对其戏剧生涯的认识与评价。陈白尘“左联”时期...
关键词:陈白尘 “左联”时期 戏剧作品 政治启蒙 民族救亡 人文追求 
“左联”时期鲁迅的编刊活动研究
《中国编辑》2021年第1期92-96,共5页宋欢迎 
本文主要探讨"左联"时期鲁迅的编刊活动,通过爬梳相关史料发现:"左联"时期鲁迅努力维护左翼文艺战线,在前期带领革命青年编办了《萌芽》《巴尔底山》《世界文化》《前哨》《十字街头》五种机关刊物,在后期参与编办了《文学》《译文》《...
关键词:鲁迅 “左联”时期 编刊活动 文化战线 
左联时期茅盾现实主义文学观念的演变
《文学教育》2020年第32期112-113,共2页王孝慧 
上世纪三十年代初,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了一个文学组织,用来跟国民党争取革命思想的宜传阵地,该组织被称为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简称左联,并一直延续到一九三六年春,这一段时期被称为左联时期。鲁迅是左联的主将,但我们也不能忽视另外一...
关键词:左联时期 茅盾 创作方法 创作题材 创作思想 
郭沫若与左联东京分盟二三事
《传记文学》2020年第3期33-44,共12页张勇 
1930年3月2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在上海成立。据《左联盟员名录及部份盟员左联时期活动简介》一文统计,"前后参加‘左联’的正式盟员258人,其中上海总盟153人,北方‘左联’81人,东京分盟18人,其他地区6人。"在这份名单中,郭沫若赫然在列...
关键词: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左联时期 郭沫若 盟员 东京 
革命的“写作”如何可能——再探“左联”时期丁玲的创作被引量:6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9年第7期137-152,共16页吴舒洁 
丁玲的"向左转"不仅在于政治立场的转变,更具体表现在写作形态的变化上。她在1930年代以《水》为代表的"大众化"写作,深刻内在于"左联"的政治运动与文艺组织中。通过对"写什么"及"怎么写"的不断探索,丁玲将写作落实为一种政治实践,在写...
关键词:丁玲 “左联” 写作 无产阶级文学 
“左联”时期的“墙头小说”──以楼适夷、叶以群为中心被引量:2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9年第3期163-176,共14页阮芸妍 
在"一·二八事变"激起的变动下,配合"左联"制定的"文艺大众化"方针,"左联"成员楼适夷在《文艺新闻》上开设"墙头小说"栏目并翻译日本无产阶级作家漥川稻子作品《千人针》,提供推广此大众化形式的平台与借鉴资源;叶以群编译川口浩著作而...
关键词:左联 墙头小说 楼适夷 叶以群 大众化 
留日学生与马克思主义文论的传播——以左联时期为例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8年第2期45-47,共3页贾辰飞 
马克思主义文论传入中国并成为主导中国的文艺思潮,与左联时期的留日学生不无关系,他们不仅是马克思主义文论的传播主体,而且在传播过程中结合实际,使之符合中国的国情。这些举动奠定了中国特色的现实主义文学发展道路,影响了后世文学...
关键词:经世致用 政治 现实主义 中国化 
左联时期的茅盾与瞿秋白——从迎合到疏离的心路历程及其根源解析
《理论月刊》2018年第1期103-110,共8页田丰 
河北省社科基金项目"左翼文学的本土化转向及文本形态研究(HB17ZW015);河北师范大学博士基金项目"1930年代左翼文学本土化转变研究"(S2016B01)
左联时期茅盾与瞿秋白的关系并非文学史著中通常所描摹的那样一直亲密无间、信任有加,而是无论在文学观念还是政治理念方面都经历了从迎合到疏离的转变过程,而这也是茅盾回归自我和恢复独立意识的过程。起初茅盾对瞿秋白言听计从,不惜...
关键词:茅盾 瞿秋白 左联时期 迎合疏离 心路历程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