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宁市106例腹泻病例艰难梭菌感染监测与分析  被引量: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周惠芳[1] 顾蓓青 蒋逸群[1] 王洁[1] 

机构地区:[1]浙江省海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浙江海宁314400

出  处:《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7年第12期1480-1481,共2页Chinese Rural Health Service Administration

基  金:国家卫生计生委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重大科技计划(WKJ-ZJ-1507);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2015C03048)

摘  要:目的:对海宁市住院和门诊病人艰难梭菌感染情况进行分析,并对菌株进行分子特征和流行病学的初步分析。方法:将2016年7月1日—2017年1月31日收集到的106份粪便标本,其中住院病人72份,门诊病人34份,经选择性厌氧培养分离,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方法检测tcdA和tcdB基因,并对菌株进行MLST分型。同时对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06份标本中共检测出产毒型艰难梭菌17株(16.0%),其中12株为毒素基因A和B均为阳性(70.6%),5株仅毒素基因B阳性(29.4%)。共检测出7种ST型,其中ST37型占比最高(29.4%)。住院超过3天以上的病人阳性率为20.83%(15/72),门诊病人阳性率为5.88%(2/34)(χ~2=50.256,P<0.001)。住院病人中(门诊病人无发热和血常规数据),阳性患者中发热(舌下温度大于37.2℃)的为9人(9/15,60.0%),与阴性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87,P=0.030);血常规白细胞数量偏高(大于10×10~9/L)的为10人(10/15,66.7%),与阴性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72,P=0.027)。结论:海宁市临床住院患者中存在一定比例的艰难梭菌感染,除了毒素基因tcdA/B阳性菌株外,ST37基因型占有比例较高,可能是潜在的流行株。

关 键 词:艰难梭菌 检测 流行病学 

分 类 号:R574.62[医药卫生—消化系统]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