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主义现实主义文论对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理论发展的影响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季水河[1] 季念[1] 

机构地区:[1]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湖南湘潭411105

出  处:《山东社会科学》2018年第1期59-67,76,共10页Shandong Social Sciences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中国形态"(项目编号:11AZD048)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20世纪30年代中期,马克思主义现实主义文论正式传入中国,对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理论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提供了20世纪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理论的主要范畴,如典型人物、典型环境、世界观与创作方法、倾向性与艺术性的统一等;二是构成了20世纪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理论争鸣的重要主题,30—40年代"典型"与"类型"问题的激烈交锋,50—60年代典型理论争鸣的横向拓展,80—90年代现实主义讨论的返本开新,都与马克思主义现实主义文论相关联;三是影响了20世纪中国现实主义文学批评的基本模式——作品与现实的对比参照,人物与环境的关系考察,内容与形式的相互和谐。

关 键 词:马克思主义现实主义文论 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理论 发展与影响 

分 类 号:I02[文学—文学理论]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