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汤凌云[1,2]
机构地区:[1]湖南理工学院中文学院 [2]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
出 处:《江海学刊》2018年第1期195-202,共8页Jianghai Academic Journal
摘 要:感兴与灵感是中西方文论史上一对出场频率较高的关键词,它们的文化背景、理论内涵及作用范围不同,却又彼此联系,存在会通的可能。中国文论中的感兴主要指向两种形态:物感和气感,物感强调外物对于起兴的直接作用,气感则以更为本原的宇宙元气论为感兴奠基,感兴是中国古代天人合一哲学的体现。西方文论中的灵感主要作为神秘的心理现象或神奇的创作状态或富有创造性的天才禀赋而被关注。感兴与灵感在文艺创作中的表现形式和审美特征有异,获得感兴与灵感的方式不同,它们表现的审美精神有别。同时,灵感是文艺创作的助力,与感兴相伴而生,它们都源于现实生活,都强调心灵的创造功能和主体作用,都注重审美心境的护持,都具有强盛的理论活力。在全球化学术语境中,二者存在对话与会通的可能,且应与当今鲜活的文艺创作和审美生活发生精神的联系。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