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闻翔[1]
机构地区:[1]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出 处:《江海学刊》2018年第1期222-229,共8页Jianghai Academic Journal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民国时期劳工社会学的学科建构与当代意义研究"(项目号:14CSH064)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以往关于陶孟和的研究,或从思想史的角度关注其在新文化运动中的贡献,或从学术史的角度考察其主持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的事功,或从分支社会学的视角对其治学的某一面向给予局部讨论,而很少能够对他的社会学研究进行通盘的、整体性的理解。陶孟和的社会学志业,始终聚焦在中国的现代转型中,关注民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以及如何转化民情从而为民治奠定社会基础。在陶孟和的著述中,劳工、家庭与教育是三个最重要的主题。劳工是其在考察中国的现代变迁时最为关注的社会阶层,家庭则是其理解和分析中国社会的基本单位,对这两者的研究从经验层面揭示了转型时代中国社会变迁的形貌。而对教育的研究,则旨在探索如何通过教育,尤其是公民教育,对风尚与民情加以改造,从而塑造新型的现代公民,为共和政治培养文化担纲者。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