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静[1]
机构地区:[1]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南京211100
出 处:《思想教育研究》2018年第1期88-92,共5页Studies in Ideological Education
基 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网络虚拟社会中的当代青年道德判断与道德治理研究"(项目编号:15MLB007);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当代大学生道德判断能力的培育研究"(项目编号:2015B04214)阶段成果
摘 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道德教育部分的教学,重在提升大学生道德判断能力,培育其道德行为的认知基础和动力机制。在教学中运用由道德困境故事呈现、困境阐明、小组讨论、大组辩论、最佳观点提名和学生反馈等环节构成的"困境讨论"模式,有助于构建积极的道德教育课堂生态,形成以道德认知、道德情感互构的教学过程,切实将教学实效引向学生道德判断、践行能力的提升,完善积极道德人格的生成机制。其中,把握道德困境故事的品质、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角色定位,是运用该模式的关键。
关 键 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 道德教育 “困境讨论”教学模式
分 类 号:G641[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