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庄永平[1]
机构地区:[1]上海艺术研究所,上海201103
出 处:《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17年第4期41-46,共6页Jiaoxiang-Journal of Xi'an Conservatory of Music
摘 要:我们应该摈弃千年以来研究燕乐调的思维,真正依据古时乐器所具有的调式、调性的运用能力,才能得出音乐上乐调发展的路线图。我国自从隋初郑译与苏祗婆乐调对应以来,实际上运用的仅是三宫(调性),其特点是以相差大二度的两调,其间隐伏着五度的调性关系,具有双重或三重调式性特点,这一模式长期以来就是我国传统音乐的乐调运用基本面。至于传统燕乐调研究,其实是受文学上回文诗与璇玑图游戏性质的影响,对音乐的乐调研究并未有什么实际的意义。事实上正是那些似是而非的燕乐调理论,致使我国"常用四宫"运用的到来,推迟了几百年之久。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