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释的公共性与人的历史性前提——从马克思的框架出发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马天俊[1] 

机构地区:[1]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暨哲学系

出  处:《天津社会科学》2018年第1期16-19,共4页Tianjin Social Sciences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哲学修辞研究"(项目号:15BZX002)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公共阐释已经成为学术界一个重要的公共议题,既有讨论所达成的主要是关于阐释对象特别是阐释规范方面的理解,相对而言,关于阐释主体的讨论似乎尚待提出。在这个方面,马克思关于人的一些基本思想值得作为一个重要的出发点。按马克思的见解,公共阐释之主体方面的历史性前提,乃是现代的独立个人。这种个人并非天然的个体,而是由人类社会辩证的、历史的规定所构成的主体。阐释之公共性,即成立于这种历史性的主体前提条件之下。

关 键 词:公共阐释 阐释主体 马克思 现代社会 现代人 

分 类 号:A81[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