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2]浙江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出 处:《管理世界》2018年第2期123-143,共21页Journal of Management World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互联网时代企业的财务行为与治理特征"(71632006);上海财经大学会计与财务研究院(16JJD790037)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杭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成果(Z18JC042)的资助
摘 要:专才和通才,谁更适合做公司领导人?本文从公司创新的角度研究这一问题。公司如果利用长期性的保障合约来激励专用性的人力资本,就要放弃有限期的合约对人力资本的重定价功能,两者难以兼顾。本文从中国本土的制度背景出发,从公司的总经理和董事长的工种、行业和地区跨界经历出发,构建了能力结构指数,并发现通才型领导人显著提升了公司的研发费用、专利申请和专利引用。而且,这一结果在公司业务的地理和行业跨界度提升时更为明显。反之,当公司聘请了本行业相关经历的独立董事或者给予高管更高的股份时,通才效应明显削弱。最后,统计结果在基于领导人能力结构变更的准双重差分实验和采用工具变量的两阶段模型中保持稳定。倾向得分匹配的结果揭示,通用型领导人所在的公司平均多申请20%的专利。综合结论可得,通才领导人基于跨界情境的可复制的成功,更有利于激励创新,这有助于我们理解通用型人才在全球经理人市场中的比例为何稳步上升。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