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学生道德成长机制探讨  被引量:4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香敏[1] 

机构地区:[1]南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河南南阳473061

出  处:《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年第5期32-34,共3页Theory and Practice of Education

基  金:南阳师范学院教学改革项目"共同体视阈下的教师教育职前实践教学能力培养理论与实践研究"(项目编号:2016-JXYJYB-23)的研究成果

摘  要:积极心理学坚信人的道德力量来自积极的、建设性的成长潜能,教师不能像修复损伤一样对学生进行病理性的道德诊断和修复,而要通过人性本善的道德预设来建立学生与生俱来的、朝上成长和发展的心理动力,改善由消极、悲观心理带来的道德盲从现象,推动学生从习得无助到习得乐观的性格力量转变,以"建构"替代"修补",从医学式的病理性矫正向积极建构的生成性道德培养取向过渡,从而增加被教育者获得优秀道德品质的能力。

关 键 词:积极心理学 学生道德成长 人性本善 人性预设 习得乐观 积极建构 生成性道德 

分 类 号:G444[哲学宗教—心理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