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黄鹏
机构地区:[1]中国海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青岛266100
出 处:《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18年第1期73-77,共5页Journal of The Party School of C.P.C Qingdao Municipal Committee and Qingdao Administrative Institute
基 金:2016年度青岛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高校招生民族优惠政策的社会评价研究"研究成果(项目编号QDSKL1601011)
摘 要:高校招生民族优惠政策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民族优惠政策。这一政策可追溯到建国之初,后几经波折,于21世纪初基本定型。近年来,高校招生民族优惠政策又呈现出相对收缩的趋向。在促进各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的同时,此项政策也面临着诸多争议。对于此类争议,需联系民族优惠政策的整体进行解读。未来的高校招生民族优惠政策仍需继续调整,以民族文化考试取代传统的加分/降分录取政策是其中的一种思路。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