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林院政治功能演变与史学功能的强化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智汪[1] 

机构地区:[1]淮北师范大学历史系,安徽淮北235000

出  处:《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6期12-14,共3页Journal of Taiyuan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低俗文化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消极影响及其对策研究>(lOBKS031);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国特色的网络文化建设研究>(AHSKHQ2015D01)

摘  要:翰林制度始于唐代,定型于宋代,翰林院成为朝廷重要的选才、育才、储才之地,在国家的政治生活中,翰林学士的经筵与日讲活动对于皇帝处理政务也产生了重大影响。在政治功能上,翰林院经历了由精英政治向史学功能转化的历程,"翰史合流"始于金代,完成于明清。中国封建社会这一独特的翰林制度体现了史学同政治、史学同现实、史学同文化之间的密切关系。学术界对翰林院的研究重点今天依然停留在关注其政治功能,对翰林院的史学属性尤为忽略,所以,探讨翰林院的治史功能对培养今人关心政治、观察历史,具有巨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 键 词:翰林院 翰史合流 史学功能 

分 类 号:K2[历史地理—历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