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桑龙扬[1]
机构地区:[1]九江学院,江西九江332000
出 处:《上海翻译》2018年第1期28-33,共6页Shanghai Journal of Translators
基 金:江西省教育厅人文社科资助项目"中西文化对话视域下的儒学经典诠释与翻译研究"(编号:YY 1538)阶段性成果
摘 要:公理是一个哲学和数学上的概念,是一种不需要证明的自明之理。用公理化方法诠释《论语》,就是在遵循原意的基础上,对《论语》的历代注疏进行新的梳理,推导证明众多蕴含在《论语》中的客观命题,以使《论语》的各个部分和概念之间形成清晰的逻辑联系。本文探讨了"公理化"和"公理化"方法的概念,阐明了运用公理化方法诠释《论语》等儒学经典的理据,并以《<论语>的公理化诠释》中英对照本为例,探讨了"公理化"方法在儒学经典现代化诠释中的意义和具体运用。笔者认为,翻译中华儒学典籍,要认真研究原典的历代注解,参照中外译者的译作,做到准确理解、兼收并蓄,以使译文更易被外国读者理解和接受。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