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与行业:晚清民国时期广东的洋米进口贸易与洋米贸易行业  被引量: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晓辉[1] 徐霞辉[2] 

机构地区:[1]暨南大学文学院历史系,510632 [2]广州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510006

出  处:《民国档案》2018年第1期51-59,共9页Republican Archives

摘  要:晚清民国时期,广东因缺粮严重而自印支半岛安南、暹罗等国经香港中转大量进口洋米。因广东洋米进口贸易的兴盛,洋米输入的主要港口广州和汕头兴起以经营洋米进口贸易为主的行业,即广州米糠行和汕头的轮船行与南北港行,这些行业成为当地米业中坚。1933年9月,旨在遏制洋米、保护土米的洋米进口税在广东开征,洋米商联合抵制,成为维护洋米进口贸易的主要力量。洋米贸易行业的抗税行为虽旨在维护行业利益,然其一再强调广东民食依赖洋米输入源于洋米相对国米的市场优势,亦是对市场的维护与尊重。近代广东的洋米进口贸易与洋米贸易行业的发展呈现出市场与行业之间休戚与共的关系。

关 键 词:市场 行业 洋米进口贸易 广东 

分 类 号:F329[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F752.9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