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谭善明[1]
出 处:《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2期191-196,共6页Journal of Huaiyin Teachers College(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审美视野中的转义修辞研究"(13BZW007);江苏高校"青蓝工程"资助项目
摘 要:智术师和修辞学是柏拉图及其哲学的有力竞争者,在其对话中一再出场。无论是"尺度"之争还是"逻各斯"之辩,哲学似乎都与修辞学有着天壤之别:前者强调真理追求和灵魂提升,带领人们走上一条"向上之路",这不仅是为了个人更是为了整个城邦的幸福;相反,修辞学之所以能够吸引人,是因为他们迎合民众的"欲望",使人们走上了一条"向下之路",这就把人们固定在黑暗的"洞穴"中。然而柏拉图在批判智术师的同时,也悄悄地改造着修辞学,使之能成为哲学的伴侣,这是《斐德若篇》的主题,也是《理想国》最后那个"俄尔神话"的重要意图。竞争对手是最好的伴侣,这不是一句虚言,在修辞学和哲学的历史上,这其实是一段佳话。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