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晓燕[1]
机构地区:[1]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出 处:《中国教育学刊》2018年第3期7-10,21,共5页Journal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Education
摘 要:中小学校法治教育的新形势对教师的法律素养,特别是其法治教育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劳动的示范性特点使教师的法律素养在法治教育中具有"师表"作用。教师要提升对教育法律现象的高度敏感力,正确理解法治与德治的关系;遵守教育法律规范,坚守教师职业道德底线;善于依法行使教育权,教育和引导学生;依法制订学生管理制度,日常管理体现法治精神。教师要通过自身依法执教行为,向学生传达法治理念、法治思维和法治方法的要求。为进一步提高教师法律素养,增强学校法治教育的实效,教师还应具备营造法治文化氛围的能力。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