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现象学:缘起、内涵与方法  被引量:1

Moral Phenomenology:Origin,Connotation and Methods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云强[1,2] 郭本禹 

机构地区:[1]教育部重点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 [2]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出  处:《伦理学研究》2018年第2期38-43,共6页Studies in Ethics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当代中国青年道德心理特点及教育对策研究”(14CSH017)

摘  要:兴起于20世纪初的道德现象学主张采用现象学方法分析道德经验。道德现象学涉及两方面的含义:处于现象学传统中的道德哲学和道德经验的现象学研究。道德现象学的研究目的有二:实践研究目标是为了帮助人们更好地面对和处理道德冲突,而哲学目标则是为达成实践目标的成功而提供道德理论的基础。道德现象学研究必须满足四个标准:关于道德经验的、广泛的、独立的和坚定的。其研究方法分为两类:"内容"的方法和"泛型"的方法,具体研究形式是问卷法和内省法。道德现象学研究已经取得较为丰富成果,为解决道德研究之争论提供了较为新颖的视角,对道德哲学、道德心理学以及道德教育实践具有重要启发。当然,它也存在着现象学与道德研究的关系仍存争议等局限。

关 键 词:道德现象学 现象学 道德经验 道德哲学 内省法 

分 类 号:B82-0[哲学宗教—伦理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