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胃蛋白酶原联合靛胭脂染色诊断早期胃癌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屈健 叶水莲 李虹 潘新智 李勇珍 王燕华 

机构地区:[1]广东省连州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513400 [2]广东省连州市人民医院综合内科,513400 [3]广东省连州市人民医院检验科,513400

出  处:《中国实用医药》2018年第10期37-38,共2页China Practical Medicine

摘  要:目的探讨血清胃蛋白酶原(PG)联合靛胭脂染色诊断早期胃癌的价值。方法选择48例健康者作为正常组,144例因上消化道症状来院就诊的门诊及住院患者作为疾病组,按胃镜及病理证实分为胃溃疡(GU)组(31例)、非萎缩性胃炎(NAG)组(59例)、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组(32例)、早期胃癌(EGC)组(8例)、进展期胃癌(AGC)组(14例)。所有研究对象均抽取空腹静脉血测定PGⅠ、PGⅡ及PGⅠ/PGⅡ。将疾病组随机分为染色组和对照组,每组72例。染色组内镜下喷洒0.2%靛胭脂,在染色异常部位给予活检病理组织学检查;对照组不做染色,按肉眼判断常规活检。比较各组PGⅠ、PGⅡ及PGⅠ/PGⅡ水平、不同病变患者血清PG不正常几率、染色组和对照组患者阳性检出率比较。结果与正常组比较,GU、NAG组患者血清PGⅠ、PGⅡ升高,PGⅠ/PGⅡ比值降低(P<0.05);CAG、EGC、AGC组患者血清PGⅠ、PGⅠ/PGⅡ比值均显著降低,PGⅡ升高(P<0.05)。CAG组、EGC组、AGC组患者血清PG不正常几率高于GU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AG组、EGC组、AGC组患者PG不正常几率高于NAG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染色组阳性检出率为69.44%,高于对照组的34.7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7.39,P<0.05)。结论血清PGⅠ、PGⅡ及PGⅠ/PGⅡ可作为胃癌筛查的血清学指标,对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有一定临床意义。内镜下靛胭脂染色可显著提高胃癌病变的检出率,二者联合应用可进一步提高胃癌及癌前病变的检出率,有助于早期胃癌的筛查。

关 键 词:胃蛋白酶原 早期胃癌 癌前病变 靛胭脂染色 

分 类 号:R735.2[医药卫生—肿瘤]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