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中学生心理韧性在一般疏离感与主观幸福感间的作用  被引量:16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马文燕[1,2] 陆超祥 余洋 陈会[1,2] 余小杰 王洪礼[1,2] 

机构地区:[1]贵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贵阳550025 [2]教育心理与智能开发研究所

出  处:《中国学校卫生》2018年第4期619-622,共4页Chinese Journal of School Health

摘  要:农村留守中学生是指父母双方或者其中一方外出务工,而自己继续留在农村生活、学习的中学生[1]。有研究表明,与非留守儿童相比,留守儿童由于父母外出务工,导致亲子关系疏离、家庭教育缺失容易出现心理、行为与人际交往等方面的问题[2-7],心理健康水平低于非留守中学生[8]。心理韧性是个体面对逆境、创伤、威胁或重大压力时的良好适应过程,是个体面对生活压力与挫折时的一种反弹能力[9-11],一般具有普遍性,

关 键 词:精神卫生 回归分析 学生 

分 类 号:B844.1[哲学宗教—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B842.6[哲学宗教—心理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