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焱
机构地区:[1]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 [2]西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 处:《青海社会科学》2018年第2期80-86,共7页Qinghai Social Sciences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当前我国网络公共论辩中言语行为失范问题研究"(17YJC710112)
摘 要:传统"休谟法则"是关于道德推理有效性的问题,但将休谟问题当作逻辑效度问题来对待,既是对休谟本人的背离,也注定了该问题的无解。重审"休谟法则",探究休谟所揭示出的道德推理特殊性,要求我们去关注心灵的活动机制,寻求人心的信念逻辑;发现休谟将"判断"在客观内容与主观态度两个层面的性质差异理解为"事实判断"和"道德判断"两种判断之间的本质不同,从而夸大二者的差别,在两者之间划出一条鸿沟。这成为后世哲学家对休谟哲学的一个重要误解之源。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07